中冶华南建设投资有限公司
 
 

发展规划纵论

成就自我,成就团队,成就企业

来源:地铁13号线部         作者:侯剑平        创建日期:2021-06-07

成就自我,成就团队,成就企业

——学习公司战略发展规划心得


      2021年2月,公司发布了《中冶华南2021-2025战略发展规划》,我作为公司职工,认真进行了学习。公司战略规划从战略回顾、现状分析、战略目标、实现路径四个方面八个章节对华南公司的发展历史、当前状况、内外部环境、使命愿景、业务定位、战略目标、板块战略、职能战略、党建引领、纪检监督等方面做了深入的分析和全面论证。作为公司的纲领性文件,《战略规划》对公司未来五年的发展树立了目标,指明了方向。

公司战略规划鼓舞人心,催人奋进,通过对战略规划的学习,我个人既受鼓舞,又感压力。具体心得如下:

一、中冶华南实现“一跨越两番翻”战略目标,如何更好地服务及融入新发展格局?我们需要在哪些方面发挥优势、补齐短板?

华南公司是中冶集团为加快落实中粤港澳大湾区布局,实现区域战略目标而设立的区域公司,粤港澳大湾区是目前以及未来中国经济最具活力的地区。区域市场的总量和增量都不是我们需要担心的问题,华南人需要努力的方向就是如何扩大公司在区域市场内的市场份额。

我认为我们目前的优势是:一、作为注册地在深圳的央企二级公司,可享受地方政府“1+1+N”的政策利好;二是作为中冶集团在深圳的区域公司,承担华南片区市场开发、资源整合的同时,也享受集团的政策和市场扶持。但由于公司成立时间、集团公司整合力度、外部竞争对手等原因,目前公司现阶段存在的短板一是体量较小,抗风险能力较弱;二是市场占有率低,尚无固定客户;三是从管理队伍到协作队伍的履约能力仍有待提高。

面临存在的客观条件,个人建议公司从以下几方面向“一跨越两翻翻”的目标努力。

一是深耕本地市场,利用好地方政府“1+1+N”这一有利政策。加强本地市场开发力度,积极参与竞争,特别是重点客户的开发和维护,如工务署,深圳地铁、深圳交委等。

二是利用好区域公司优势,争取集团市场与政策支持。加强与上海宝治、中国二十冶等深圳地区较为活跃的兄弟单位的配合与联动,发挥集团作战优势、共享市场信息、配合开发重点客户。

三是集中精力筛选优势项目。目前,公司机关职能部门和公司项目管理力量都较为有限,须集中有限力量,为公司“十四五”发展目标服务,在项目选择时,从战略角度出发,多选择重点客户项目,有影响力项目和可进一步开发的项目。

四是加强人才队伍建设与培养。一是市场开发团队,二是项目管理团队,通过集团内部调动、社会招聘、学校招聘等,尽快形成团队作战能力及反哺公司的能力。

五是从公司层面重视安全管控,降低安全事故发生概率,规避停牌和经济风险。

二、企业发展能为我个人提供怎样的平台和机会?我所在业务板块的职责使命是什么?对标行业先进我们的差距何在?我个人短期及中长期的目标任务、努力方向何在?公司需要我干什么?我能干什么、干到什么程度?我个人的能力素质还需要从哪些方面完善和提升?我目前和将来能为企业发展作出什么样的贡献?

我个人理解的企业与员工的关系:第一,企业为员工提供平台,平台是基础,是个人发展的空间,骑自行车的永远超不过开汽车的。第二企业是员工的第二家庭,大河有水小河满,大河没水小河干。尤其是在施工类企业,员工在企业的事件基本远大于员工跟家人在一起的时间。第三,员工与企业荣辱与共。一个强大的企业,将会改善员工的家庭生活。因为工资福利有保障,让员工感觉到有归属感和自豪感。

我个人从西北的新疆来到华南公司,从地方企业加入央企,明显感觉到平台变大了。记得我参加工作后第一次从事高速公路施工时,内心就感觉无比激动,觉得我终于能干高速项目了。而我来了华南以后,我有机会接触国内最先进的管理理念,最有影响力的基础设施建设项目,让我充满了自豪感与成就感。

来到地下空间和13号线共建管廊项目后,我有机会跟中冶同仁一起与国内最一流的施工企业同台竞技,与国内最优秀的项目经理们共事或竞争,在号称国内管理水平最高的业主下承担施工任务,时刻让我激情澎湃又深感差距。地下空间和13号线共建管廊项目是由中冶华南和中国二十冶组建联合体参与施工建设的项目,中国二十冶在中冶集团内部基本属于第一梯队的施工企业,但在深圳地铁系统内施工,从投资完成、形象进度到安全文明施工管理,与中铁等其他央企的子企业仍有差距。对标国内一流施工企业,这种差距仍是全方位的,是精细化管理与粗放式管理的差距,是主动管控与被动管控的差距,是高标准严要求迅速改变与被动接受分包水平代表企业水平之间的差距。在项目管理层面,归根结底是人的差距,一是平均单个员工在单位时间内创造的产值与效益的差距,二是团队作战时标准化制度化的聚变引发的更大的差距。

这种差距时刻提醒着我、激励着我,考核评比的结果和业主的批评督促时刻鞭策着我;如何成为更好的自己,带出更有战斗力的团队是困扰我最大的问题。

从个人的角度,如何从“有想法没办法”到举重若轻、从容驾驭,如何从疲于应对到运筹帷幄、超前谋划是我个人需要努力解决的问题。解决这个问题的途径就是学习,学习理论、学习实践,向身边的领导学习,向合作单位优秀的、富有经验的管理者学习,向工作中去学习,向书本教材中去学习。做一个终身学习者,更加的勤于思考善于学习,努力提高完善自己的各个方面能力,从而成为一名优秀的管理者,跟上公司成长的步伐。

从团队角度,2020年公司的毕业生基本都集中在地铁项目部,如何让他们不荒废青春、学有所成,迅速成长为可独当一面、能为公司贡献力量的人才在我心里是比项目本身更重要的工作。为每个年轻人指明发展方向,找到学习渠道的工作在上半年已经完成,在下一步工作中,需要花更大的精力去督促他们,找到合适的老师指导他们,经常考核他们是我要做的重点工作。

公司的蓝图已经绘就,个人和团队的方向也已基本确定,在今后的工作中,时刻把抬头看路和低头拉车结合起来,蹄疾步稳,勇毅笃行,成为更好的自己,成就更好的团队,为公司的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

(深圳市科苑大道地下空间综合开发及13号线共建综合管廊项目部   侯剑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