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24日,由中冶华南、中国二十冶承建的13号线共建综合管廊项目科松区间下穿北环暗挖段综合管廊最后一根高压旋喷桩施工完成,实现了本项目最深基坑的封闭,标志着围护结构施工阶段顺利收官,全面进入了基坑开挖和主体结构施工阶段。
北环科苑立交段管廊全长137m,采用管幕暗挖法下穿北环科苑立交,下穿超高压燃气管线、成品石油管线等多条高危管线。北环大道暗挖竖井基坑长13.1m,宽8.6m,深27.56m;设计采用“荤素咬合桩外设高压旋喷桩止水帷幕+7道内支撑”的围护形式,基坑安全等级为一级、基坑保护等级为一级,设计使用年限两年。
竖井周边环境复杂,距立交桥东侧重力式桥台桩基最小水平净距仅4m;与在建地铁13号线盾构隧道水平距离仅4.8m;与次高压燃气管最小垂直距离20m;与成品石油管道最小垂直距离16m。竖井基坑西侧有现状110kV高压电塔,与基坑距离28m,电塔缆风绳距离围护结构外边缘仅2.5m。竖井位于交通繁忙的北环科苑立交处,施工钢筋笼吊装窗口期短,受交通管制影响,仅凌晨0时至6时允许吊装作业,狭窄的施工作业场地使得36m长桩身钢筋笼必须分成3段拼接,短暂的吊装窗口期内完成此项工作的难度极大。
自项目开工以来,联合体项目部超前策划,主动出击,积极与业主及设计单位协调对接,多次现场踏勘,通过BIM三维场布应用,不断优化基坑选址,历经多次调整最终确定基坑位置。同时通过力学验算与造价横向对比,兼顾安全性及施工便利程度,最终确认采用荤素咬合桩加设高压旋喷桩止水帷幕的支护形式。在基坑施工期间,项目管理团队精心组织策划,采用钢筋笼分节吊装、近电预警、精准定位等技术措施,克服了施工场地同时位于110kV高压架空线电力保护区、超高压燃气保护区、成品油管保护区三重保护区这一罕见的不利条件,有效管控施工风险,同时攻克了围护结构穿越孤石层这一技术难题,保证了围护结构施工的质量,历经240个日夜的艰苦鏖战,完成了围护结构的施工,获得了业主与周边产权单位的一致认可。
在接下来的施工中,项目部将继续保持昂扬斗志,加强施工管理,严格把控质量关和安全关,抢抓施工生产黄金期,确保优质履约,为二十大胜利召开献礼。(魏文君)